交換機(Switch)和路由器(Router)是兩種不同的網絡設備。交換機工作在數據鏈路層,負責 MAC地址;路由器工作在網絡層,負責IP地址。那么如何將路由器設置為交換機呢?下面將首先介紹兩種設備及其區別,再介紹路由器設置為交換機的方法。
1、路由器(Router)又稱網關設備(Gateway),用于連接多個邏輯上分開的網絡,可以實現數據從一個子網絡傳輸到另外一個子網絡,屬于網絡層的一種互聯設備。如下圖,路由器的各個接口:
(1)POWER: 電源接口。
(2)RESET: 復位鍵恢復出廠設置。
(3)WAN: 用網線將路由器與寬帶/調制解調器(MODEM)相連。
(4)LAN(1-4):用網線將路由器與上網設備(計算機等)相連。
另外:家用(無線)路由器的IP地址一般為:192.168.1.1或者192.168.0.1,IP地址和登錄用戶名密碼一般標注在路由器底部。
2、交換機(Switch)是在數據鏈路層面,為接入交換機的任意兩個網絡節點提供獨享電信號通路的設備。交換機可以同時進行多個端口對之間的數據傳輸,每一端口都可視為獨立的物理網段(非IP網段),連接在其上的網絡設備獨享全部寬帶。
另外,交換機內部的CPU會在每個端口成功連接時,通過將MAC地址(Media Access Control,媒體訪問控制或稱為物理地址)和端口對應,形成一張MAC表。交換機還可以學習MAC地址,并把其存放在內部地址表中,通過在數據幀的始發者和目標接收者之間建立臨時的交換路徑,使數據幀直接由源地址到達目的地址。
3、交換機和路由器的區別。
區別之一:交換機工作在OSI模型(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,開放式通信系統互聯參考模型)的第二層,即數據鏈路層,工作原理比較簡單;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層,即網絡層,可以得到更多的協議信息。
其中,第二層數據鏈路層則負責 MAC地址,第三層網絡層負責IP地址。下圖是OSI將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(Architecture)分為七層:物理層、數據鏈路層、網絡層、傳輸層、會話層、表示層和應用層。
4、下面,將路由器設置為交換機。首先,登錄路由器管理界面。在瀏覽器中輸入路由器登錄地址,一般默認是192.168.1.1(查看路由器外殼/底部的銘牌)。其次,登錄路由器管理界面后,左側菜單欄DHCP服務器-->DHCP服務-->不啟用DHCP服務器,然后保存,如下圖。
注:DHCP,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,動態主機配置協議。
5、再次,左側菜單欄網絡參數-->LAN口設置,將LAN口的IP地址改為:192.168.1.254 或者其它IP地址,只要不與別的電腦本地IP地址沖突就行,建議統一改成192.168.1.254 較好,然后保存。如下圖。最后,以上設置好,路由器就可以當作交換機使用,需要注意的是,路由器的WAN端口不可以用,其它四個端口可以當做交換機的端口。
6、有發現:路由器不需要設置,只要不使用WAN端口,LAN端口就可以當交換機使用。但有些路由器不設置會造成網絡不穩定或者偶爾掉線,若真想將路由器當交換機使用,設置一下也很簡單。今后還原設置,又成為路由器。